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山东书吧

第1章 韦曲集

1、韦曲集“金周至,银户县,杀人放火长安县……”

这是陕西的一句顺口溜民谣,至于这句话从何而来已无从考究。

只知道是从民国时期流传开来。

听老人讲民国时期,周至县比较富饶,户县其后。

紧邻的长安县由于地理上和西安城靠的较近,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军阀混战,加之河南难民涌入,长安必受池鱼之殃,社会治安混乱也属常情。

也有另一说,长安县这地方自古绿林盛行,民风彪悍,多有义气豪杰行侠仗义。

我们所说的长安县,就是陕西关中西安的长安县。

七十年代末的长安还是很贫穷落后的,经过新中国成立的洗礼,长安这个千年古县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这个千年古县带来了盎然生机,然而十年动荡又让这个古县经受了无数的磨难,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又给长安这个千年古县带来了新一轮的生机……这天是礼拜天,县城韦曲逢集的日子,李老五一大早就拉着架子车跟随着四面八方的乡党涌向集市。

李老五原名李秉厚排行老五,村里的乡党都叫他老五,四十来岁的年纪,身材魁梧,大高个,四方脸,串脸胡,浓眉阔口,说话大嗓门。

虽年过不惑,因家贫成分不好,至今仍是光身汉一人。

家住县城西边的长安堡,离县城韦曲所在地七八里地。

架子车上拉了满满五大麻袋稻糠,准备在集市上卖了。

这些稻糠都是他农闲时节拉着架子车游村串巷收回来的,赶到礼拜天在集市上卖了换个零花钱,用于平时买个油盐酱醋。

边赶路的老五这时又回想起,早上出门时,年近七旬的老娘还给他叮嘱到:“茅坡你舅给你寻了个对象,说是这两天带来让你见,你看你们同龄的娃都十几岁了,也怪咱屋穷,前些年好不容易结了一个,过门不到一年又……,哎!”

不等老娘唠叨完,李老五就拉着架子车,走出了院门。

想起这些,老五又无奈的摇了摇头。

一路上,老五不时的和同路随行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乡党打着招呼谝着闲传,拉着架子车大步流星的向着县城韦曲走去。

老五一大早也是粒米未进,此时已是腹中饥饿。

汗水早已浸透了脊背,然而这个倔强的男人还是紧了紧裤腰带朝手心吐了口唾沫,两手搓了,把攀绳重新挂在肩膀上,握紧车辕,铆足劲儿往前走。

前边的一段路不太好走,是韦曲氮肥厂门前的一个大坡,上了坡基本上也就到了县城的地界了。

县城韦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丞相韦贤。

历史上韦氏和杜氏两大家族长期居住于此,后得名韦曲,从西汉至唐,沿用至今。

老五憋着劲儿,步履艰难的爬上这个大坡,人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上了坡就到了塔坡的头公市。

这里是买卖骡马以及家畜狗、羊、猪娃之类的交易集市。

老五把架子车靠在路边喘息,顺手解下腰上别着的旱烟袋,蹲在路边抽起了旱烟。

一大早,集市上的人还是零零散散,除了远处,一些牵着骡子的、拉着羊的、逮着猪娃的人,路边沿街都是一些卖吃货的摊子。

看着热气腾腾的粽子,炸的金黄的油糕、油饼,冒着热气的羊血饸络,秦镇的米面皮子……老五不觉的咽了一口唾沫。

他可舍不得花钱买这些吃。

抽完一袋烟转过头拉上架子车,又继续往卖粮食的集市走去。

韦曲最早的老集位于韦曲老街上,传承千年。

曾经韦曲老街一直是县城最热闹繁华的地方,以前农历每月逢一、四、七、九日为老街集日,集市只有半天,又被称为“露水集”

,方圆数十里的乡党都要到这里购买农副产品以及生活必需品。

每到腊月近年关,以及农历三月三、十里八乡的乡党们天不亮就携自家的农副特产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老街。

各大秦腔剧团、木偶戏、皮影戏班子也会前来助兴……到了七八十年代韦曲的集市从老街迁出,主集市位于长安饭店门前的韦曲西街上,后又迁至二幼门前到西北饭店门口的青年北街上,中间横着的还有一条文化街。

从文化街西头穿过,东头过了马路就到了韦曲老街。

这一段区域基本上就是韦曲最繁华的地段了。

老五穿过人群,拉着架子车来到固定卖粮食的地方,停下架子车摆正方向,来的早还有好多空余的摊位。

相邻小说
她竟想和我解绑  枕上摇曳  地狱开局我的老婆被骗缅北!  修仙从祖先显灵开始  夜玄周幼薇  七零俏军嫂,最强兵王宠上天  玄幻短篇小说集  战意无双系统  玫瑰花刺  一指超人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大树  生死为祭  九龙邪神  我在克苏鲁世界肝经验  合体双修  全家流放,我靠空间买下半壁江山  梅琳达  神豪:我的游戏能变现  武魂之翼